城市不锈钢雕塑误区及其分类

      城雕是城市的地理性标志,是城市精神的浓缩与展示,是一地之灵,一城之秀,但在多如牛毛的城雕中,上品,精品,艺术品如凤毛麟角,而庸作,败笔,“视觉垃圾”却俯拾皆是。重庆泡沫雕塑
 
      造成城雕“水土不服”,频遭吐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格调不高,粗制滥造,此为艺术性“硬伤”,有的缺少资质,未经招标,此为程序性“外伤”,有的生搬硬套,模仿山寨,此为精神性“内伤”,有的闭门造车,缺乏论证,此为公共性“暗伤”,还有公众艺术修养,欣赏水准亟待提高等,此为受众性“复合伤”。
 
      对城雕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政府,社会,专家的共同研究下,制定专项规划,确定主导不锈钢雕塑思想和创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展开艺术创新,雕塑制作,严格实行雕塑资格认证制度,采用名家名作,避免出现“骗子包工程厨子修铁路”的鱼目混杂局面,提高社会公众的艺术修养,学会接受并鉴赏城雕作品,让“阳春白雪”接地气,不再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引入听证,论证程序,兼顾社情民意需求,符合公众精神期待,展示城市文化品格,把握时代人文尺度。
 
      雕塑大体可以分为纪念碑和纪念雕像两大类,纪念碑13座,纪念雕塑9座,纪念雕塑中有6座是人物雕塑,除了普希金雕像(图1-2-2)以外,都是为了纪念各国对中国殖民的有功之臣,由此可见,玻璃钢雕塑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起源始终伴随着殖民者对中国的奴役的影子,在纪念碑中,有些是没有雕塑的,只有形态各异的立碑,但也有很多纪念碑和雕塑作品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欧战纪念碑碑顶的和平女神像,伊尔底斯碑中那根长6米从沉船上取来的断桅都是艺术冲击力的中心,这些人物雕塑和纪念碑的出资者包括了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日本人,德国人等,以英国人和法国人为最多,其中有一座纪念碑的出资者比较特殊,它是李鸿章拨银1500两建造的常胜纪念碑,这个纪念碑虽然是中国人出资建造的,但是却是为了纪念外国人组建的镇压太平天国的洋枪队,这不可不说是中国被殖民主义奴役的历史上的一个悲哀。

Copyright © 2019-2021 重庆云之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10567号-1

网站建设公司:重庆天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工信部网站